我先講結論,跟我一樣對戰爭片冷感無感甚至反感的太太們,請不用擔心,放心去看吧。
因為老公太帥!
電影部分:(有雷)
雖然我對戰爭片興趣不高,但一開始聽到諾蘭要拍戰爭片時,也是充滿好奇。諾蘭一向擅於玩弄觀眾對劇情的認知,並在片尾來個出其不意。Dunkirk撤退事件是已知的史實,諾蘭要如何給觀眾驚奇?
結果,諾蘭不但拍出一部不同於傳統意義的戰爭片,也拍出了一部具有大家熟悉的諾氏風格,卻又讓人耳目一新的電影。
劇情以海陸空三地的事件進行,對白很少,大多角色不知道名字。廣大無邊的沙灘、海洋、天空,看不見一張德軍的臉,但德軍無所不在。三個地方的時空交錯重疊,加上不同視角的事件經過,諾蘭用真實影像帶領觀眾進入1940年,直接體驗這場戰役。
整部片沒有一般戰爭片常見的噴血頭顱斷肢,而是諾蘭特有的英式優雅。士兵們井然有序的等候,空軍冷靜的討論對策,年輕士兵安靜思索逃跑的下一步。但與其說優雅,其實是無言的沉痛、恐懼與無助。前一秒還在排隊,下一秒就被炸飛;前一秒還在吃吐司,下一秒就被擊沉。困在沙灘上的,逃到海上的,在空中支援的,不管在哪裡,都有突如其來的攻擊,沒有人知道自己能活多久。
戰爭的殘酷展露在人性,為求自保,不願意救援法國兵,不願意多拉一個人上小船,不願意讓快艇航向敦克爾克去救更多人。但諾蘭也讓觀眾了解到,任何人在這些狀況下,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。他藉由老船長之口,告訴我們怕死並非懦夫,這是他的悲天憫人之處。
而最終諾蘭想呈現的,是Dunkirk事件給他的啟發。在看不到出路的絕望中,仍努力活下去;在人人只求自保的環境中,仍有人願意保護法國兵,冒險拯救困在機艙裡的空軍,耗盡最後一滴油為擊落敵軍;在看似徒勞無功的任務中,仍有其不凡意義:小喬治決定跳上快艇的那一刻,就證明了他非凡的勇氣;被救援的30多萬士兵,並非戰敗,他們活了下來,是為了打贏下一場勝仗。
電影開始分歧的三條劇情線,一週的煎熬,一日的救援,一小時的攻擊,最後都一起到達終點,畫面停在那節靜止的車廂內。
(You're waiting for a train.) (不要錯棚!)
湯姆部分:(一樣有雷)
這次媒體的焦點都放在湯姆又被遮臉了,諾蘭有出來解釋,他說在TDKR時,就見識過湯姆用雙眼眉毛和額頭演戲的功力,所以這次遮掉他的額頭,戴上超厚的護目鏡,看他還能怎麼演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諾蘭你很變態!
結果證明湯姆照樣演給你看,就算隔著十副眼鏡,依舊能從他緊蹙的眉毛和銳利的眼神,感受到空中對戰的驚險和緊張。
即使戴著厚厚手套,手一樣有戲。
而且他還有喘息聲!
有種你們下次讓他演木乃伊!(Challenge accepted!)
(湯姆:不要擅自幫我決定!)
不過還是要懇求所有想找他合作的導演大大們,請聆聽腦粉的心聲:
我們比較想看他用身體演戲!
這次片尾一樣有諾蘭給觀眾的各種轉折,一下子看湯姆燃料耗盡,飛機漸漸下降;一下子又看他搖操控桿,輪子要卡不卡的,腦中浮現各種胡思亂想,心都快跳出來了!
結果看到湯姆走出機艙脫掉面罩,露出帥氣的臉孔,我又戀愛了!(♥ω♥*)
正當我被粉紅泡泡包圍,輕飄飄飛上天時,最後卻................
害我心情超複雜啊!
沒關係,只要他還活著就好,活著是為了打贏下一場勝仗。
所以太太們,就讓我們邊打麻將邊哼一把青,等待夫婿開飛機凱旋歸來吧!(不要再錯棚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