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負雷)
是的,你沒看錯,我沒打錯,這部片我給負雷。不管再怎麼寵溺湯姆,我也不能護短。這部片我真的不喜歡。
講出這樣的話,我自己也是蠻痛的,因為想當初看了小說之後,這部片就一直是我最期待的一部,我甚至還大膽預測它會衝2014的奧斯卡。但後來聽美國的朋友說,它的試映會反應不是很好,上映日也被延後,我的心就涼了一截。
後來看到湯姆在Child 44首映的表現,我更加確定湯姆自己也不滿意這部片。
怎麼說呢?湯姆的個性很不會隱藏好惡,如果你發現他在宣傳時和媒體侃侃而談,就表示他自己對那部片很滿意。譬如TDKR首映時,他很認真告訴記者班恩的口音是參考誰誰誰,貝爾是多麼好的合作對象,諾蘭是多麼棒的導演;宣傳《失控》時,他說起伊恩口音的靈感,導演如何遙控幕後演員和他通話,他如何把當時自己因感冒吃藥的狀況放進角色裡;宣傳《瘋狂麥斯》時,他也很認真說拍片過程的辛苦,演員們如何克服跟導演的代溝,他跟莎莉賽隆如何磨合等等。
但如果是他自己不滿意的片,他就會耍冷。記者稱讚他在Lawless裡的表現媲美馬龍白蘭度的教父,他說我沒看過教父,記者問那你怎麼揣摩角色,他說我都玩拼字遊戲和海戰棋;記者問他在《錢藏凶機》裡以沉默表達情緒時,腦中都在想什麼,他說我在想午餐要吃什麼;到了Child 44,記者問他如何練習俄國口音,他說我都看芝麻街。
(可是湯姆,《錢藏凶機》很好看啊,你為什麼不喜歡?)
但即使我已經有了心理準備,不敢抱著太高的期望進戲院,看完後我還是失望了!
照理來說,以小說的精采程度,電影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兒去,這中間到底哪裡出了錯?
演員的部分,我想大家有目共睹,每一位的演技都沒話說,但因為角色的背景故事不夠充足,總覺得所有人物的形象都扁扁的,不夠立體。
導演的部分也有好有壞,有的地方氣氛和畫面營造得很好,有的地方卻草率帶過;前半的戰爭戲和打鬥戲拍得不錯,後半的火車打鬥戲卻很凌亂,甚至到最後我感覺導演似乎自暴自棄在亂拍了。
但不可否認,演員和導演其實都已經盡力了,所以我覺得最大的問題,是出在改編劇本。
(以下有電影雷和小說雷)
在原著中有三個很重要的主題:極權統治的影響、李奧與瑞莎的感情發展,還有殺童事件的調查。這三個主題環環相扣缺一不可,編劇當然很盡責地把三個主題都寫進去,但可能礙於電影長度,前兩個主題都不夠深入。就像做三杯料理,三杯最主要的調味料卻都只放半杯,這料理就不夠味了。所以電影中角色的行為決定,或是之間感情和關係的變化,都顯得沒有說服力。
譬如瑞莎,她有著悲慘的身世,因為戰時史達林採用預防性策略滅了她整村的人,逃難時又被自己國家的士兵強姦導致不孕,所以她對政府有極大的恨意。
李奧身為秘密警察,是她最恨的人物代表,但因為恐懼不得不嫁給他。她對李奧一開始是憎恨但表面服從,流放後兩人地位變得平等,伊凡事件後她對李奧改觀,漸漸才愛上他,與他同生共死。這中間的轉折,電影中看不太出來。
小說中有一段,兩人在逃亡時互吐心事,把彼此悲慘的身世秘密告知對方,這段沒有收進電影裡有點可惜。另外,書中瑞莎是個非常堅毅強韌的女子,所以電影有一幕她被瓦西里嚇到腿軟,我有點難以接受。
小說中還有幾個很感人的章節,就是李奧和瑞莎在逃亡期間,接受數百名囚犯或農民等陌生人的幫助。這些人明知會招來危險,仍願意幫助李奧去調查真相。在當時那個恐怖統治的背景,他們的勇敢作為反映了人民力量的覺醒,以及對正義和真相的渴望。電影沒拍這段,也是可惜。
沒被收進電影的橋段可惜,收進的角色也浪費了。譬如庫茲明少校,小說中提到李奧是他的愛徒,兩人關係十分密切,如果李奧仕途不順,庫茲明也會被牽連。所以當李奧偵辦獸醫案件,露出信念動搖的跡象時,庫茲明便設計瑞莎,為李奧製造一個檢舉自己妻子以表忠貞的機會,沒想到適得其反。後來因為史達林過世,整個蘇聯政局勢力大風吹,庫茲明便趁亂將李奧貶職,李奧瑞莎才得以逃過處決,只是最後庫茲明自己也因為政權變動而遭殃。
但電影中的庫茲明卻只像個活道具,莫名其妙指派李奧工作,莫名其妙陷害他,最後莫名其妙被發送勞改。
再來是涅斯特洛夫將軍,一個小鎮上的最高長官,沒有野心,只想明哲保身,對李奧充滿戒心。直到兩人因為理念不合大打出手,涅斯特洛夫心中的正義感才被喚醒,甚至為了幫助李奧,連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都差點賠進去。
這個角色是我覺得最被浪費的一個,劇組大費周章請來蓋叔,卻沒有給他一個盡情發揮的空間。電影中沒有看見他為幫助李奧,進出幾十個城鎮暗中調查,以及陷入險境時仍義氣相挺,只看到蓋叔走走坐坐念了幾句台詞。如果劇組要把這個角色搞得這麼路人,又何必找蓋叔來呢?
(接下來是小說結局大爆雷,沒看過小說的朋友,現在離開還來得及。)
殺童案件是我認為編劇寫得最失敗的一環,因為他改了李奧和兇手的身世設定。看過小說的朋友,一定記得那令人起雞皮疙瘩的真相,和隱藏在真相背後深沉的悲傷。李奧在想起自己身世的時候,心裡是多麼的悲痛,他現在盡心孝順的父母,是害他與家人分散,還差點要吃了他的兇手。蘇聯用飢荒策略孤立和統治烏克蘭,而他在烏克蘭的母親,仍勇敢為教堂的鐘反抗蘇聯士兵。這個害他家破人亡的政府,他卻長年盡忠報效。
弟弟安德烈也是那時代產生的悲劇,哥哥下落不明,留下笨拙的他,受到母親長年虐待,目睹整村的滅亡,造成他偏執和扭曲的心理。他肆意虐殺那麼多孩童,刻意留下相同的手法,只為了把哥哥找回來。我記得小說最後李奧和弟弟的對話,悲傷和殘忍的情緒交雜,害我哭到不行。
所以我不懂編劇為什麼要更改這個設定,就算前面提到角色不夠深入什麼的,如果結局夠虐心,夠出人意料,我還不至於給負雷。但是這麼一改,虐心成份沒了,謎底也莫名其妙。都告訴你三杯要放米酒,你偏要放喝了搖曳,還是彈珠汽水口味的。
還有一個設定也是改得讓我超生氣,就是瓦西里。Joel Kinnaman這角選得好,他很符合書中李奧對他的描述:英雄的臉蛋,卑鄙小人的靈魂。他跟李奧之間那些曖昧的權力拉扯,千方百計想拆散李奧和瑞莎,打電話到李奧被流放的地方羞辱他,聽他哀求;得不到李奧就搬進他的公寓,躺他睡過的床,聞他穿過的內褲。以為李奧死的時候請假在家了無生趣,一聽到李奧逃了精力值立即充滿。
這是什麼?這就是愛啊!!!!!
編劇你也算是資深電影工作者,難道不知道迷妹很好養,劇情草率,謎底普普,但只要有放CP糖,迷妹還是會買單的。一個現成的腐梗在你面前,你卻不懂得好好利用。就算導演英明,知道姐姐喜歡看湯姆哭,但就算讓他哭上兩個小時,也救不了這部片哪!
罵編劇罵這麼多,來罵罵導演好了,免得編劇說我偏心。導演給我感覺不太穩定,就像上面說的,有些地方拍得不錯,有些地方又很亂。不過像兩個小女孩的部分,我覺得拍得很感人。李奧對家庭的渴望,和他的身世有關。雖然編劇改了設定,但還好導演有拍出那個味道。而且看過小說二、三集的朋友,也知道這兩個小女孩的重要性,所以看電影時,應該會很有感觸。
但是,有個地方我一定要罵。
導演,既然你都拍了床戲............
為什麼不讓湯姆露屁股!!!!!!!!!!(搖肩膀)
你知不知道湯姆的屁股有多美!!!!!!!!!!(繼續搖)
這!麼!美!
一副完美的屁股在你面前,你卻不懂得好好利用,你說你該不該負雷!
我很少鞭一部片鞭得這麼用力,可能是愛之深責之切吧,因為我真的非常喜歡小說,看它被改成這樣心裡很難過。不過話說回來,如果編劇真要把書中精彩的橋段全收進來,以電影的長度的確很難。或許買下版權的雷利史考特,一開始方向就錯了,他應該把這本書拍成影集而非電影,不過這些都是馬後砲了。
留言列表